close
前陣子在PTT 的NBA 板看到一系列關於防守的討論,而剛巧又在同一時間看到 82games.com 一篇 Revised Defensive Composite Score,作者Jon Nichols嘗試利用一些現有的防守數據(Drtg、Def. +/-和counter part PER,將來有機會會跟各位詳細介紹)創造一個叫做Defensive Composite Score的新防守數據(簡稱DCS),DCS的值是經由球員間比較而來的,在Jon Nichols的設定下,DCS=0代表球員的防守能力是NBA 的平均水準(不分位置),DCS>0 表示防守能力高於NBA平均,DCS<0 代表低於平均。最後經過計算,06~07球季DCS排名NBA前十的球員如下:

PlayerDCS
Tim Duncan65.6
Bruce Bowen61.5
Manu Ginobili60.4
Joel Przybilla55.6
Devin Harris54.0
Kevin Garnett52.2
Yao Ming50.1
Tony Parker47.5
Tyrus Thomas47.4
Luol Deng45.9

印象中不以防守見長的姚明不但排名在全NBA第七,甚至還贏過Marcus Camby和Ben Wallace兩位去年分別入選防守第一及第二隊的中鋒,顯然DCS的結果和印象有不小的出入,所以我才希望藉由這篇文章,透過其他防守數據和自己的印象來討論姚明的防守能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姚明在06~07球季傳統數據上的表現:籃板9.4(10)*、抄截0.5、火鍋2.0(11),以一個NBA的先發內線球員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數據,但是要說防守能力在聯盟前十似乎連八字都沒一撇。進一步用效率(per 48 mins)來看,籃板13.37(25)、火鍋2.78(18),兩項的排名都稱不上好,即便經過team pace**的調校,姚明的排名也不會提升太多,不過效率榜本來就有許多上場時間較少的球員,這些人多的是專門替球隊抓籃板蓋火鍋的,要不就是犯規問題纏身的先發球員,考量到這些因素,我們倒也不能因為姚明的籃板火鍋效率不特別好就否定他在防守上的價值。如果我們再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姚明的RbR***是16.0而blk/foul****則是1.08,兩項數據也都稱不上頂尖(Camby:19.4&2.01、Duncan:18.7&1.61、Bosh:16.4&1.06),因此從傳統數據來看,姚明的籃板和火鍋能力在NBA都並不十分突出,大概只能說他的能力高於平均水準,離NBA前十有段距離。

* 括號內為NBA排名,姚明06~07因傷導致基數不足沒有進入官網的排行榜,名次是我自己排的
** 表示球隊的攻速,攻速越快的球隊每場比賽的進攻次數越多,詳見Basketball-Reference.com
*** Rebound Rate,一個球員在己隊100次籃板機會中可以搶到的籃板數,詳見Basketball-Reference.com
**** 火鍋和投籃犯規的比例,詳見82games.com

姚明傳統數據上的表現並沒有辦法說明為何他的DCS能排名在NBA前十,不過Jon Nichols在計算時也並未利用到傳統數據,他用的三項數據中,Drtg代表球員和球隊在100次防守機會中失掉的分數,Def. +/-代表球員上場和下場時球隊Drtg的差異而counter part PER代表球員防守對象在場上的綜合表現, 前兩項是用球隊的表現衡量球員對於團隊防守的貢獻和影響, 最後一項則可以代表球員的防守對手的能力。

之所以要採用這三樣數據而非傳統的籃板抄截火鍋,Jon Nichols在文章裡面有提到說傳統數據容易誤導我們對球員的評價,所以他才改用比較新的防守數據,量化"球員之於團隊防守"和"控制防守對象"這兩個概念,然後再做綜合比較。在這邊說"改用"新的防守數據是因為Jon Nichols在第一版的DCS中並未使用counter part PER當參數,而是用了由傳統數據綜合計算來的"Box Rank",他當時的想法是利用Box Rank來評量球員在防守端的活動力和積極性,而運動力又剛好是姚明的弱項,所以他在第一版的DCS並沒有排到NBA前十。但是仔細一想,擁有這這兩項特質的球員並不一定是好防守者,且這兩項特質在防守端的正面貢獻還是會經由Drtg和Def. +/-表現出來,所以Jon Nichols才會在修改DCS時捨棄Box Rank改用counter part PER(簡稱CPER)。

再回到姚明,他的Drtg、Def. +/-和counter part PER分別是98、-2.1和11.9,代表著姚明在場上時球隊防守一百次會掉98分,他下場時球隊防守一百次會比他在場上時多掉2.1分,且姚明還能把他的防守對象變成平均以下的中鋒(NBA平均PER被設定為15),我列出幾個球員的數據作為比較:

PlayerDef. +/-DrtgCPERDCSRank
Tim Duncan-6.59413.665.61
Joel Przybilla-8.410613.455.64
Kevin Garnett-5.710113.452.26
Yao Ming-2.19811.950.17
Tyrus Thomas-4.09313.447.410
Zydrun Ilgauskas-3.09915.143.215
Jermaine O'Neal-4.410113.841.517

跟這些人比起來,姚明的Def. +/-不算好,但是Drtg和CPER則相當優異,事實上姚明的Drtg排NBA第六而CPER則排第二(Bonzi Wells樣本太少不算),也因此讓他的DCS排名全NBA第七。

由之前的描述,Drtg和CPER代表著球員個人的防守能力,姚明的這兩項數據好的驚人,似乎代表著他的個人防守有聯盟頂尖的水準,尤其是控制對手表現的能力更是數一數二,不過,這樣的結論卻和印象不符,尤其是控制對手表現這方面,在季後賽被Boozer打爆的模樣完全無法讓人相信姚明是個非常會控制對手的球員。關於這方面的解釋,我想先從姚明一對一防守的特性著手,再討論數據的意義和數據上看不到的盲點。

根據我自己的印象,姚明的一對一防守的效用對於背框單打和面框作戰的對手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相信大部分人也有著同樣的看法。姚明因為身軀龐大,加上近幾年來力量方面的發展,如果對手沒有很好的力量,背框單打姚明時除非用假動作完全晃開,通常效果都不會很好,畢竟背框單打的移動範圍和前進速度有限,尤其在軸心腳確立後活動範圍更加縮小,對於擁有絕對力量和高度的姚明來說防守起來自然不成問提,目前NBA背框單打能給姚明造成威脅的我認為也只有Shaq O'Neal一人,季後賽打瘋的Boozer在季賽尾聲時就有嘗試過整場比賽背框單打姚明,結果當然是火鍋吃到飽,到了季後賽第一場仍然不死心先試了幾球,再度吃鱉後就改用面框打法,之後的故事大家都清楚就不說了。經由Boozer的例子我們可以瞭解姚明的防守面對不同的攻擊手段,結果有非常大的差異,至於到底有差多少,或是說姚明一對一防守面框作戰的能力到底有多差,我試著分類樣本來解釋。

在姚明06~07出賽的48場比賽中,我選出幾位印象中以面框(跳投、切入或空手跑動)為主要攻擊手段且由姚明防守的球員當樣本,最後選出13位球員共19場比賽,並且計算這些球員在這19場比賽的平均數據和PER,藉此瞭解面框打法球員對上姚明的表現。這13位球員如下(括號內為對上的場次):

Boozer(2)、Bogut(1)、Blount(2)、Stoudmire(3)、Ilgauskas(2)、Biedrins(3)、Harriton(1)、Perkins(1)、Dalembert(1)、Webber(1)、Miller(1)、Collinson(1)、Jackson(1)

這些球員例行賽的PER經過場次加權平均後為17.06,而他們面對姚明時平均的PER為17.99。因為我沒有像Jon Nichols一樣把所有位置球員的PER都調成15,所以無法直接拿17.99這個數字和11.9去比較,但是我們能肯定面框打法的球員在對上姚明時綜合表現會有所提昇,這是和印象符合的,不過對火箭和姚明來說,不幸中的大幸是提昇的幅度並不多,大概是讓對手從Andrew Bogut變成Zaza Pachulia,這樣的差距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大,也許是姚明被Boozer和Amare打爆的印象深值人心,所以讓人直覺地認為姚明防守面框攻擊很糟糕,而事實上就平均而言,他這方面給球隊的傷害還算可以接受。

姚明另外一項名列前茅的數據是Drtg,這項數據衡量一隻球隊的防守時相當好用但對於個人防守就沒那麼精確了,首先因為籃板火鍋被列入計算,所以它會高估內線球員的防守效率,另外若球員所在的球隊有優異的團隊防守,Drtg也會高估該球員的防守效率,而姚明剛好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他的防守效率應該要向下修正,其他像Tim Duncan或Tyrus Thomas等球員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直接用Drtg去比較球員的防守效率是值得商榷的,不過如果假設防守好的球隊的中鋒,其Drtg所需要向下修正的量是差不多的,我們倒是可以說姚明在火箭隊的防守效率大約就是Ilgauskas在騎士或Diop在小牛的水準,而這兩位防守上也和姚明有類似的特性,龐大的身軀同時替他們的防守帶來正面和反面的影響,但從CPER來看,姚明控制對手表現的能力是高於這兩位甚多的。

相較於Drtg容易高估或低估個人防守效率,Def. +/-則精確許多,因為團隊Drtg比個人Drtg有更高的精確度,而Def. +/-是經由球員上場和下場時的團隊Drtg相減得到的,所以是比較值得信賴且可以直接拿來比較的數據。由定義很清楚的可以看到Def. +/-是代表球員對於團隊防守的影響,平均來看,姚明在場上對火箭的防守有正面的幫助,但影響仍不及Tim Duncan之於馬刺或Jason Collins之於籃網,這點我們可以解釋成姚明在場上與否對火箭的團隊防守不會有太多的差異,不過這可能是因為他的替補是Dikembi Mutombo的關係,使得即便姚明下場,火箭在內線仍能維持一定的防守優勢。

綜合以上的分析,姚明有著驚人的CPER和不錯的Def. +/-,加上Drtg的高估讓他的DCS排名NBA前十,目前仍沒有修正個人Drtg的方式,所以我們無從得知姚明的Drtg被高估的程度,不過前兩項比較值得信賴的數據依然肯定姚明的一對一防守和他給團隊防守的影響,由比較得知姚明不是NBA最好的幾位防守者,但也有中上以上的水準,當然,這只是就平均表現做評論,姚明防守上的缺點還是擺在那邊,Amare或Boozer這類體能和面框技術兼備的內線球員就是會給姚明許多麻煩,即便姚明的防守平均而言有不錯的水準,但以冠軍為目標的火箭隊仍然需要克服或減輕姚明防守面框單打好手造成的問題,此外Jeff Van Gundy在對上小牛勇士等喜歡製造錯位防守的球隊並沒有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而這些課題也將會延續到新任的總教練Adelman手上,我想這是除了新的進攻戰術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